坤的意思和含义,坤的意思是什么?
坤本意是地球、大地,柔性、母性、顺从是其申引的意思。
在人名中引申为厚德载物、宽以待人、柔顺伸展、合作共赢、稳重、厚实、有道德等含义。
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文字。战国文字中是由立和申字构成,但随着汉字的演变,改为由土和申字构成,这与坤为地之义更加切合。
〈名〉(形声。从土,申声。本义:八卦之一,象征地)地,大地坤,地也,易之卦也。——《说文》坤,土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也者,地也。——《易·说卦》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宋书·乐志》又如:坤元(坤的元始之德,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坤母(地;火);坤后(地);坤珍(象征大地的符瑞);坤轴(想像中的地轴);坤维(地维。指大地的四方);坤仪(大地。同坤舆)《易》卦名八卦之一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易·说卦》
坤的含义是什么?
坤,八卦之一,代表地。与乾相对。也有指代女性之意。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易·说卦》又如:坤卦(八卦之一,代表地);坤乾(古书名。阴阳之书) 六十四卦之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象》更多含义可翻字典。
√《周易》里《坤》卦的“坤”字,该如何理解
《坤》卦的“坤”字,该如何理解?

“坤”是形声字,从土,申声。这个字出现的比较晚,始见于战国时期,为八卦之一,象征地,后来也指一切极具阴柔性质的事物。《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土也。”《说卦》:“坤也者,地也。”
对此,古今注家的认识基本相同。
朱熹《本义》说:“阴之成形,莫大于地。此卦三画皆偶,故名坤而象地。重之又得坤焉,则是阴之纯,顺之至,故其名与象皆不易也。”
周振甫《译注》说:“《坤》卦指地,与《乾》卦指天相对;《坤》卦是阴爻,与《乾》卦是阳爻相对;乾是刚健,与坤的阴柔相对。所以用龙来喻乾指阳气,用雌马来喻坤指阴气。”
由于《坤》卦六爻皆阴,又引申出阴柔、柔顺的含义来。

来知德《集注》说:“坤者,顺也,阴之性也。六画皆偶,则纯阴而顺之至矣。故不言‘地’而言‘坤’。”
李炳海《周易古经注解考辩》说:“卦名《坤》,用以象征阴柔。与象征阳刚的《乾》卦是对卦。”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说:“坤:卦名,下卦、上卦皆坤(☷),象征‘地’。《说卦传》‘坤,地也’,‘坤,顺也’;即言‘坤’以地为象,以顺为义。”
所以,《坤》卦的卦象是地,含义是顺。
“坤”字,汉碑、石经上所刻的图形,人们解为川字,有人认为川就是地。李镜池《周易通义》认为“大川”之川不作这个形状,或者这是“坤”字的古,汉人沿用不改。
“坤”字在帛书《周易》经、传中都写作“川”,在先秦秦汉的大部分文献中,写作“巛”之类的字形,廖名春《lt;周易gt;经传十五讲》怀疑《坤》卦的本名为“顺”,而“川”、“巛”等皆为“顺”字早期的写法。他说:“因此,整个坤卦,讲的就是柔顺的道理。”

“川”是象形字,看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是河流的形状,所以本义是河流。是否为“顺”的初字,不得而知。
陈鼓应、赵建伟《今注今译》说:“‘坤’字帛书作‘川’。……《坤》卦卦爻辞与地及川水无明显联系,但卦爻辞的‘攸往’、‘得朋’、‘丧朋’等与出行贸易有关,而水泉之性流通遍布,货币流通似之,所以《说卦》说‘坤为布’(布,货币);川水穿地而行,为阴,阴积而为地;故卦名之《川》后又作《坤》,指地。”又说:“《乾》谓日光上出,上出者积阳为天;《坤》谓水流下注,下注者积阴为地,两相对待。”
这是认为“坤”是由“川”转化而来的。
帛书《周易》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经传中避汉高祖刘邦的讳,不避汉惠帝刘盈的讳,应当是抄写于汉文帝之前的汉朝初年。可早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就有这样的记载:“《周易》有之,在《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可见《坤》卦在战国时期已经就写作“坤”了,“川”和“坤”是否有继承关系,还待进一步考证。
“《周易》释辞”系列文章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