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享其成打一生肖,鹬蚌相争是什么动物?
鹬:一种长嘴灰背栖息于水泽间的自爱吃小鱼的鸟。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读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释义: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
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鹬蚌相争中的“鹬”,在现代学术界较被认可的推断为:丘鹬(yù)。是一种中小型涉水禽鸟。丘鹬体长35厘米,是一种涉禽。体型肥胖,腿短,嘴长且直。与沙锥相比体型较大,头顶及颈背具斑纹。起飞时振翅嗖嗖作响。占域飞行缓慢,于树顶高度起飞时嘴朝下。飞行看似笨重,翅较宽。栖息于阴暗潮湿、林下植物发达、落叶层较厚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见于林间沼泽、湿草地和林缘灌丛地带。
√“鹬蚌相争”的鹬鸟你见过吗?体力不支跌落地上,幸亏遇到他们!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王利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俗语相信大多人都知道,可真正见过鹬鸟的人并不多。12月14日早上,一只从北方向南方迁徙的丘鹬,途经漯河市临颍县蓝湖(百亩湖)附近时,因体力不支坠落,被晨练的爱心人士丁晓光等人发现,赶忙将其送到临颍县林业部门救助。
记者了解到,12月14日5点多,临颍县武装部民兵通讯保障分队——临颍县无线电协会(筹)队员丁晓光、张化龙、郭晓颍等人和往日一样,相约到蓝湖晨练。在几人转悠到蓝湖土山西侧的道路上时,丁晓光突然看到一只小鸟从天而降,落在地上的草丛中后,拼命拍打翅膀却飞不起来。丁晓光、张化龙和郭晓颍等人担心该鸟被他人伤害,忙上前把它捉住,送到临颍县林业部门进行救助。
据临颍县林业局的专家鉴定,这是一只丘鹬,广布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部地区。在中国东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繁殖,一般从东北地区向南方迁徙。该鸟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常隐伏在林中或草丛中,夜晚和黄昏才到附近的湖畔、河边、稻田和沼泽地上觅食,一般白天很难见到它。该鸟多以昆虫为食,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经过检查,这只丘鹬翅膀没有受伤,从空中坠落的原因,可能是迁徙中长途飞行,食物难觅造成体力不支所致。”丁晓光说,林业局领导对此非常重视,他们随即决定将这只丘鹬送往漯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它身体恢复后,再送到野外放生。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徐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