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取名忌讳,一字在句子中的读音?
一的读音变化规律
“一”在表示顺序时(通常在“第”字后)读“衣”,如一二三四,第一天,第一名,第一组,第一个。
当“一”字与后面的字直接发生关系(或表示数量)时,这后面的字的读音就决定着“一”的读音。如后面的字是四声,一字读“(二声)移”。例:一定、一样、一件、一套、一辆、一部…
除后面的字是四声(去声)外,“一”在与之发生关系的其余三声字之前都读“(四声)义”。如:(与一声{阴平}词搭配)一分、一艘、一天、一只,(与二声{阳平}词搭配)一年、一人、一条、一元,(与三声{上声}词搭配)一组、一比、一览、一把…
“一”与“月”在一起时,如表示顺序,则读衣,“衣”月,一听便知是指一年之始、元旦所在的那个月;若表示时间间隔时则根据后面词的不同而不同
还有个词有点例外:一把手。“一”的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读“衣”,则指老大、领导。例:他是我们单位“衣”把手;而“一”读“义”时则指很能干的人。例:她里里外外是“义”把(好)手。
汉语中类似的字还有一些。由此可见,我们中国汉语特别讲究语音的起伏和抑扬顿挫
一字不过三什么意思?
事不过三
成语】:事不过三
【拼音】:shì bù guò sān
【解释】:指同样的坏事不宜连作三次。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示例】:太公叫媳妇:“~,又有人来得不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事不过三。源自春秋战国时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中国人对三似乎有一种情节,“事不过三”是用来警告人不要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三衰而竭”更是有两国交战的历史典故撑腰。
√说文解字看古今:“一”字开天地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论多么华丽、优美、壮阔的文章都是由一个个文字组成,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最后成为传知达意的文章,就如宏大的庙堂也是由一个个小部件榫桙而成。但“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文字我们每天都在用,但谁又能真正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在被创造之初,被赋予的文化涵义。
现代的文词比古时候有了极大丰富,许多文字在历史的演变中也发生了变化和延展。就像现今的互联网,创造出来许多新词,将文字重新组合来表达一种社会现状,这是现代文明发展个性化突出的展现,但任由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因为这些新词更多是将原本文字的意义进行了180度的转变,文字的原意被淡化了,其实是在慢慢淡化我们的文化传承。
有人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了,但历史的轮回也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因果。防微杜渐、知微见著的道理往往耳熟能详,但鲜能知其真!
不过现在不是讨论研究这个问题,这里我只是想通过对文字的一点点浅薄的认识,来唤醒人们溯本求源的意识,来传承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开篇就用最简单的一个字,“一”字,来解说。
传说,伏羲一画开天地,也许“一”字就是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文字。不过,越是看似简单的,越容易忽视背后深厚内涵。我们先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怎么解释“一”字。
现代汉语字典对“一”字的解释为:数名,最小的正整数;纯、专:一心一意;全、满:一地水;相同:一样;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乃;竞:一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整齐划一;或者:一胜一负;初次:一见如故;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没想到吧,“一”字竟然有这么多涵义,这些我们在用的时候有没有认真的想过?字典里对“一”的解释是很精准,其所包含的意思用其他词准确表示出来了,非常容易理解。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方式,他更倾向于解释文字人文精神的传承。
那让我们来看看《说文解字》中是如何解释“一”字的。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弌,古文一。”
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了吧!
对比可以看出,现代文字力求准确精准,和现在以科学技术为发展基础的时代相符。但仅此而已发展下去我们会失去文字所传达的文化意义,失去人类精神意境的表达。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重新认识文字。因为文字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知识,还有表达意境的重要作用。就如我们欣赏的词文之美就是超越精准表达之上的意境之美。
要重新认识文字,第一步是从传统文化中找找文字的人文意义。
道家
先来看看老子的道家。《道德经》中对“一”的表述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一”如果用现代人的解释一定就是数量的“一个”,就如用现代科学解释“道”就是宇宙在大爆炸之前的状态,在大爆炸之后第一时间形成了一种最基本的粒子,这个“基本粒子”是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那种物质,也就“一”。
用道家解释:混沌未分、万物未生之时,“至高法则”产生了一个使清、浊分离的力量,当清浊分离之后,就生成了天、地,而天、地交融后,才产生了世间万物。从这个角度解释“一”,是不能用现代人的科学观解释,因为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形成的最朴素的人文观念,也是影响了我们几千年文化的核心基础。
一个对“一”的解释是一种有形物质,一个对“一”的解释是一种无形力量。这就是现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来源。这里面没有对错、好坏,但一定会影响信仰不同文化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看法,进而影响他的行为。
儒家
再看儒家,《论语》中有一段:“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用现代直译的方式,就会把“一”译成纯、专、全、满的意思。这个也符合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如果仅是到此为止,那么对儒家文化认识也就只会停留在此了。他对于我们不会产生任何帮助和影响。其实,这个“一”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只有理解到了这一层圣贤的话才开始对我们有意义,或者说成为指引我们利于天地间的经典。这个更进一步的理解就是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一”。是孔子一生“所学、所知、所言、所行”须臾不离道的全面、精准的概括总结。他里面蕴含着“精、诚、专、一”的人文精神,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学者、科学家、领导干部、企业家、普罗大众都有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复兴就是必然的。因为他一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佛家
最后说佛家中“一”。
六祖《坛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家讲的世界是由因缘具合而成,所以“一”是因缘,是基础,其承载万物,无“一”万物“无生相”,从因缘的维度看,万物一体。再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一”,佛家还有一句“烦恼即菩提”,可以理解为菩提是解决一切烦恼的智慧,烦恼也是菩提智慧存在的根本,不一不二。当然在达到究竟涅槃时,烦恼和菩提都不存在了,这个“一”也不存在了,都会归于“道”了。
最后总结一下,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一”,有了对世界的人文认识,有了在世间生存的原则,有了解决我们烦恼的方法。可见文字的魅力远远超过我们已形成的认知,在不断探索文字背后深层意义时也会让我们打破很多知见,获得思想升华。
对“一”字的解读就到这里,或许你还有更深层次的解读,欢迎留言交流。
后续还将带来更多有关文字的解读,希望在探索中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