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救人,承救是什么意思?
承救词语是错误的,正确的词语是拯救。
意思是指援救使其脱离危难。
造句1、如此美丽的人却只温柔地注视着我一个人,我就是被这一切所拯救。
2、梦见自己在摇摇欲坠的楼房上慢慢下落,我要拯救自己!
3、请相信,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当然也没有从头到脚都能闪瞎人眼的人。请相信,再不起眼的人都会有过人之处,不管别人怎么看,就算全世界否定你,你都要相信自己。找回那个真正的自己,因为只有你才能拯救自己。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与方法训练
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与方法
(赋分41分,用时40分钟)
一、对点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
(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有删改)
A.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B.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C.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D.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孝忠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天宝末,以善射授内供奉。后为偏将,破九姓突厥,先登陷阵,以功授果毅折冲。
(选自《旧唐书·张孝忠传》,有删改)
A.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孝忠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B.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孝忠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C.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孝忠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D.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孝忠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选自《汉书·张释之传》,有删改)
A.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B.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C.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D.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4.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元帝初即位,征贡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子纳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
(选自《汉书·贡禹传》,有删改)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有删改)
6.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晏元献公文章擅天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圣俞平生所作诗多矣,然公独爱其“寒鱼犹著底,白鹭已飞前”。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
(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有删改)
7.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改)
二、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20分)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往来岩谷间,喘不得息。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睨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不知援例请平。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先生名召华,字君实。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选自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B.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C.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D.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终养,奉养父母,以终其天年,多指辞官归家以终养年老亲人,如《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B.贽,本义指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即见面礼,引申为持物以求见、赠送,文中指上级向下级索求厚礼。
C.解组,组指旧时官印上系结的丝绳;解组指解下官印,辞官卸任,与“致政”“解褐”同义。
D.季世,季指末了,“季世”即末世;季也可以指兄弟排行中次序最小的,如“季父”,即小叔叔。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复斋以孝为先,以善为本。他为终养母亲推辞了上司的引荐;主政晋江、金溪时,多行善政,救济灾荒。
B.张复斋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在金溪为官时,不愿屈从上级官员的厚礼索求,就辞官回家,百姓挽留哭送。
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并拿出贿金给贾父安度晚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德高望重,为民着想。他免职归居金溪,仍替华容百姓申诉,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2)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12.张复斋为华容百姓申请降低赋税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3分)
任务突破练十九 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与方法
1.A 解析句中,虚词“而”表转折,应划分到后句,故排除B、D两项。“而兄伯升好侠养士”主谓之间不能读破,“略通大义”中“略”修饰“通”,不应分开,排除C项。故选A项。
参考译文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是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光武帝九岁丧父,被叔父刘良收养。成年后的光武帝身高七尺三寸,须眉秀密,嘴阔鼻高,额角饱满如日。光武帝勤于农业劳动。他哥哥伯升喜好侠义,收养门官,常批评嘲笑光武帝从事田间劳动,没有出息,把他比作一味治产业的高祖兄长刘仲。在王莽天凤年间,光武帝才来到长安,学习《尚书》,大略通晓其中的宏旨要义。王莽末年,国内连年蝗灾,贼寇强盗四处群起。
2.D 解析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较多,如“开元”“国”“鸿胪卿同正”“户部尚书”“孝忠”“燕赵”“形体”“性”等,可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归”是动词,宾语是“国”,故“归”与“国”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于燕赵”是介宾短语,此处属于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燕赵闻”,故“闻”与“于燕赵”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项。
参考译文张孝忠,原本出身于奚人种族。开元年间率领部众归顺唐朝,被授任鸿胪卿同正,因为张孝忠显贵,追赠户部尚书。张孝忠凭借勇敢在燕、赵一带闻名。张孝忠身材高大健壮,身高六尺多,性格宽厚,侍奉父母恭敬孝顺。天宝末年,因为擅长射箭被授官内供奉。之后张孝忠担任副将,攻破九姓突厥,冲锋陷阵,因为军功被授任果毅折冲。
3.D 解析“事”是“侍奉”的意思,其宾语是“文帝”,故此处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仲之产”意思是“哥哥的家产”,作“减”的宾语,“之”在此处是“的”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项。
参考译文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和哥哥张仲一起生活。他用家财买了个骑郎之职,侍奉文帝,十年来未能升迁,没有名气。张释之说:“长久做郎官耗减哥哥的家产,于心不安。”想自动请求免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贤能,舍不得他离去,于是奏请调迁张释之补谒者之职。张释之朝见完毕,趁机上前陈述便国宜民的事。文帝说:“现实一些,不要多说远古的事,要讲当前能够实行的。”于是张释之就谈论起秦、汉之间的事,讲起秦朝灭亡和汉朝兴起的原因。文帝称赞好,便提升张释之为谒者仆射。
4.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
参考译文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屈尊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贡禹上奏说:“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子,天子超越天道,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光禄大夫。
5.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
参考译文杨诚斋说:“古往今来,天分低拙的人,大都喜欢谈论诗歌的格调,而不懂得其中的风情趣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格调只是空架子,只要有嘴就能描绘出来;而风趣专门描写性灵,不是天才就办不到。”我十分喜欢这段话。要知道有了性情,就有了格律,格律不会出于性情之外。《诗三百》中有一半是劳动者及思妇直接率真表达言情的,有谁为他们定过格式呢?又有谁为他们定过韵律呢?而现在谈格调的,能超过这个范围吗?许浑说过:“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6.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
参考译文晏元献公文章天下独绝,尤其擅长写诗,并且对后学多有引荐,一时间,名士往往出自他的门下。梅圣俞平生所写的诗很多,但晏公唯独喜欢其中的“寒鱼犹著底,白鹭已飞前”。我曾经在梅圣俞家见到晏公亲手写的书简,再三称赞这一联,我怀疑并问梅圣俞这件事,圣俞说:“这并非我写得最好的诗歌,难道是晏公偶然间自己在其中发现了什么吗?”才知道自古文人不仅了解自己难,了解别人也难。
7.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参考译文我看了你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是文章的志趣、气概不凡,文辞情调美妙,追慕古代为文之道并且崇尚仁义,如果在这方面不断努力,再加上渐深的学问,那么古代作者所能到达的境界也是不难达到的。古代的那些文人没能在当世有良好际遇,他们把自己的志趣寄寓在文章之中,希望他们的思想能在后世被认同。从两汉以来,富贵之人,成千上百,按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富贵之人的显赫名声,哪里比得上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扬雄这些人!当初这些人难道也企求被当世人所赏识?
8.C 解析“其父兄”是“先生”的宾语,因此“则益劝勉其父兄”应独立成句,由此排除A、D两项。“……者”是一种表示人或事物的习惯句式,因此“者”后应断开,由此排除B项。
9.C 解析C项,“与……‘解褐’同义”说法错误。“解褐”的意思是脱去粗布衣服,入仕为官,和“解组”不同义。
10.D 解析D项,“他免职归居金溪”说法错误。原文“先生之免金溪而归”的意思是先生在金溪被免职后回家,而不是“免职归居金溪”。
11.(1)你看你父亲将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着,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脱得掉?(2)县官相信先生向来是德高望重之人,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他(隐情),最终按他说的(办了)。
12.①华容土地贫瘠,常受水浸的灾祸;②赋税重;③百姓不懂主动申请减免赋税。
参考译文复斋先生,姓张,华容县人。先生年幼就善于写文章。入官学后,遇上吴三桂叛乱,颠簸往来于战阵中,和他的弟弟召修背着母亲跋涉于危岩深谷之间,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康熙乙丑年间中进士,主政福建晋江,多行善政。上司准备上疏推荐他,但先生因母亲年迈要养老送终而推辞。当地百姓挽留他而不能,哭着送到洛阳桥的有几万人。张复斋先生侍养母亲二十年后,才起用为江西金溪县令。正值荒年,先生请求获得七千多石粮食,多方赈济借贷,救活了很多人。恰逢有上级官员倚靠朝廷权贵,他所隶属的郡县官员都被胁迫而归依其门下,并向他索求厚礼。张先生不愿屈从,就辞官回家了。金溪的百姓挽留哭送他到晋江。在晋江时,有商人埋怨他的继母的苛求,而不奉养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到县衙申诉。商人向先生行贿,以家里贫困为由请求宽解。大家都争相去看,天正冷,商人拿新衣服给他父亲穿,而自己穿着破衣服,装出又冻又饿的可怜相,并说:“有衣服都用来孝敬父亲了。”张先生特意怒视他的父亲,说:“孩子冷成这样,你不体恤他吗?”喊下吏拿大棒来。张先生斜眼看商人脸色如平常一样,突然指着他骂道:“你看你父亲将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着,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脱得掉?”就用大棒打那商人,而他父亲就在旁边哭泣。张先生拿出贿金给他父亲,说:“用这安度晚年吧。”大家都拍手称快。百姓拖欠租税很久不能交上,等到交纳延期那么赋税就更多了。先生诘问得知他们已经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俸禄赎回孩子还给他们。晋江人文比其他县要兴盛。先生到了后,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从此后晋江参加童子试的多达万人。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回家,足不出户。华容在洞庭湖畔,地势低洼而赋税苛重。在明朝末代,百姓多有流亡。国家最初规定赋税准许原来额度每十亩可减为六亩多,后来土地开垦面积渐渐增加,而朝廷清丈令下达后,县官认定他们欺骗官府隐瞒实情,准备征收全额赋税。先生说:“我没有中等人家的田产,而乡人就更困苦不堪了。”于是到县衙禀报事由,说这地方都是湖岸荒滩之地,十有八九被水浸没,百姓不懂得按先例请求减免赋税。应当准许湖乡按下等地来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一升粮。县官相信先生向来是德高望重之人,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他(隐情),最终按他说的(办了)。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先生名召华,字君实。评论说:先生在官府任职前后只有四年,但是他造福利于民的事却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