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牧的意思有收获之意吗?
收获太牵强了吧。。。牧是指饲养放牧牲畜方面的,有引申为管理、统治的意思,和收获沾不上边
牧字有什么特殊含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
√唐诗鉴赏漫谈(第二期)王绩《野望》:为何望而不识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一、无功之绩
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
单看王绩的名和字,一为“亡绩”,一为“无功”,无成绩,也无功劳。暗合道家“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无为思想。冥冥之中,又给了他一颗不问仕途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心。
王绩像
1、他哥哥一家都厉害
如果你读过《三字经》,不知还记不记得有这样两句话——“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即“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老、庄、荀,基本是路人皆知了。扬子就是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西蜀子云”便是扬雄。
而中间的“文中子”却鲜为人知,其实他就是王绩的哥哥,叫做王通,王通的孙子便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由此论来,王绩是王勃的叔公。
王勃是王绩的侄孙
王通是隋末名儒,著有《礼论》25篇,《续诗》360篇,《元经》31篇,《易赞》70篇。聚徒讲学,声望日高,受业者千余人。所著《文中子》一书,在当时,与孔子的《论语》齐名。
所以王绩称自己的家世“地实儒素,人多高烈”,真乃名副其实。
王绩之兄——儒学大师王通
2、身在官场,心在醉乡
王绩嗜酒,可以说是上接陶渊明,下启李太白。
在隋之时,他就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
入唐后,王绩待诏门下省时日饮酒三升,侍中陈叔达听闻此事,下令每天供给王绩美酒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期,王绩住在太乐署史焦革的家中,他听说焦革擅长酿酒,所以求任太乐丞。
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弃官还乡,撰《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因他饮酒五斗而不醉,又写就《五斗先生传》,诗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王绩拜酒
3、唐代第一位隐士
隐士是个不可多得的荣誉头衔,一要弃官去职,远离江湖;二要薄钱尚德,心近自然;三要才识过人,独立特行。三个要素条件拆开来,相对容易,但如果要全部符合,就为数不多了。而《旧唐书》“隐逸”卷中记载的第一位唐代隐士,就是王绩。
唐代第一隐士
王绩自幼跟随兄长王通熟读《周易》、《老子》、《庄子》,性格随和,对封建礼教那一套极其厌烦,不喜欢家事与礼节的束缚。他的人生偶像,是远他三百年前的隐士陶渊明,堪称陶的隔世弟子。
采菊东篱下
王绩家有良田十多顷,是个衣食无忧的中产阶层。
他自己也说:“酒瓮多于步兵,黍田广于彭泽”,酒比当年的阮籍要充足,田产比起陶渊明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也要阔绰得多,家里还有几个佣人,经济条件方面是有优越感的。
可是,王绩知道,自己差的,还是那一份脱离樊笼、融入天地自然的心性。所以,他甚至不惜离开自家的华堂大屋,搬到几十里之外,与同为隐士的仲长子光一起劳作,并栽种了各种药材,生活倒也自得其乐。
应该说,王绩学陶渊明,是学得极为神似的一个:辞官、归隐、嗜酒、耕作、著书、弹琴、自作《墓志铭》等等,通过一整套的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隐士,他成功的做到了。
纵观王绩一生,生于六世冠冕之家,自幼好学,博闻强识。
十一岁游历京都,以“神童仙子”之名盛行于世。
十六岁应举高第入仕为官,无奈时局动荡天下大变,仕途尤为坎坷。
一片经世治国之心终在醉饮之中被消磨殆尽,三进三出磨平一切赤忱。
仕与隐,醉与醒,王绩一生纠结,终究囿于“无功”二字。
二、东皋之“望”,采薇之“依”
王绩隐居于村野之间,真的快乐吗?从这首诗中可见一二。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译文: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远望,徘徊着不知想要归依何处。
皋,指水边的高地,也是王绩居住之地,他借用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并自号"东皋子",暗含归隐之心。
“薄暮”,意思是迫近黄昏,即傍晚。
"徙倚",不停的踱步、斜靠,乃徘徊之意。
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欲何依",王绩所欲,王绩所依,以反问形式,更显迷茫彷徨。黄昏时分,在夕阳的衬托下,也给心理涂上了一层不平衡的色彩。
王绩好似无业游民一般,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心事不定,块垒未消,刚过而立之年便有此心境,今人不也如此吗?
东皋薄暮望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译文: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只见落日的余光。
秋色二字,为全诗意象之凝聚,秋天恰是一年之中最易诱发消极情绪的季节。这里的“秋色”“落晖”紧扣“望”的结果。 秋之惨淡,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皆”“唯”两个字给上句的“欲何依”提供了答案:举目落寞,令人失望,由景物的悲凉转为感受的悲凉——眼前这山山树树皆不可依。
树树皆秋色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译文: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马带着猎物归家。
这是“望”的第二个画面,镜头在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之间转换,画面好像鲜活起来了。
牧人,猎马都有所收获的回家了,其实这是一种反差。“返”和“归”,好似一派和谐的田园气息,暗含王绩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和失落——牧民、猎人有自己的归宿,而“我”却找不到归宿。
牧人驱犊返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大家对视着但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心存隐居之情!
果然,最后一句把全诗的基调狠狠的摁死,完全道出王绩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
长歌怀采薇
“薇”是古人所食的野豌豆。《史记》云:“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诗人唯有从采薇的隐士那里寻求精神慰藉了。“望”的最后结果是“无相识”,而“欲何依”也终于找到了答案。
采薇图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而王绩正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律诗自南朝开始酝酿,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才定型化。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恐怕连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野望》背后的时代辛酸
1、何为采薇
采薇指的是由商入周之际,商朝遗老伯夷、叔齐不愿事周,隐居在首阳山的故事,这是个由王朝更替引发的典故。
王绩生活的年代,正是由隋入唐,社会巨大变革之时。但王绩毕竟不是伯夷、叔齐级别的遗老,他们是商朝诸侯国的王子,而王绩只是一介儒生。
时代的压抑,个人境遇的变迁,流变成诗中无处归依的不安。篇末流露出对古代隐士在精神上的向往,并不是对隋朝的念念不忘,更多的是他心理上彷徨苦闷的真实写照。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2、田园没有风光,只有动荡
这首田园诗,和陶渊明,王维等人的田园诗有个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和陶渊明的基调完全不一样。
陶渊明是亲自去体验作为一个农夫的生活,他的诗大多是怡然自若,乐在其中的,对田园生活充满了好感。
但在王绩的这首诗中,田园生活似乎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感觉。
田园生活
诗中出现东皋,秋色,落晖,驱犊,猎马等这些字眼,表面看写的都是田园景色。其实不然,王绩有更深层次的心理诉求。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革命之时,王绩刚过而立之年。他这个年纪,隐居还尚早,做官也似乎无望,因此“徙倚”二字正是进退两难的处境。
朝代更替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恰如隋朝的气数,日薄西山,悲凉又不可避免。
萧瑟的场景中,突然蹦出鲜活的人物:牧人、牛群、猎户、骏马,整个画面立即充满人气和生机,这恰如李唐王朝的兴起,无法阻挡。
牧人的意象,暗指唐朝的新贵文官,“牧”有统治之意。猎马的意象,暗指靠军功发家的新贵武官。可是王绩和这些新贵们既不认识,更无交情。
步辇图
隋朝灭亡,他自然失去依靠。唐朝兴起,他也并无功业。
这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状态,完美地解释了王绩为何有那种“徙倚欲何依”的彷徨心态了。尽管彷徨,王绩却始终保持着儒者的清高矜持,对新贵们自然是“相顾而无相识”。
诗人接受了隋亡的现实,也认清了自己在新王朝中所处的处境。
那么,归隐似乎成了王绩唯一的出路,这是时代之悲,还是诗人之愿呢?尽在东皋暮秋的一曲长歌之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