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字取名的寓意,诺字的含义是什么?
诺
(诺)
nuò
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诺诺。
答应,允许:诺言。许诺。承诺。一诺千金。
笔画数:10;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213251
详细解释:
--------------------------------------------------------------------------------
诺
诺
nuò
【副】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yes〗)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put“okay”onadocument〗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黄遵宪《述闻》
诺的意思和含义?
“诺”的基本含义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如唯唯诺诺;引申含义为答应,允许,如诺言、许诺。
“诺”,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nuò,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诺”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也。从言若声。奴各切”。“诺”的基本含义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如唯唯诺诺;引申含义为答应,允许,如诺言、许诺。
在日常使用中,“诺”常做副词,表示谨诺,如诺诺,诺唯。
√「每日一字」 诺(2619)2021.10.30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皇甫君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下部中间的【每日一字】菜单)查阅。

存信舍原,黄金贱於然诺;忘身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个字:诺


诺 nuò: 左右结构,左斜右正。
左部“言”旁位置靠上,斜势抗肩,不要写宽。首笔竖点靠右,起笔稍重,竖身稍左斜,勿长;长横起笔左探,大抗肩,略呈俯势,过竖点即收;中间两小横上短下长,抗肩与上面横画协调,勿重;下面“口”稍偏左,不要写大,斜势抗肩。
右部“若”字上收下展,不要写宽。上面“草”头为草写楷法:点、撇要紧凑呼应,起笔左低右高,稍重、稍立;横画稍偏左,抗肩,勿重、勿长。下面“右”字不要写高:撇笔注意起笔位置和行笔角度,由重渐轻,力达撇尖;横画紧挨左部横画起笔,抗肩与上面协调,从撇脖处穿过,略呈俯势,渐重,右边稍长,收笔稍下拉。“口”字形扁宽,上宽下窄:左竖在撇肚处左侧起笔,略右斜,勿重、勿长;横折实接起笔,横画稍抗肩,到位后向上稍提锋、顿笔写竖,稍左斜,上重下轻,勿长;最后底横实接起笔,稍抗肩,略呈俯势,收笔托住右竖。

唐 · 欧阳询 · 皇甫诞碑

明 · 文徵明 · 纪行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