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群】不群出自哪里?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
《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举动不群的意思?
意思是说做的事和别人不一样
√《念奴娇·长征》:“李氏”毛体,唯我不群
创作有自己风格的毛体书法作品:“李氏”毛体,唯我不群
李奕明
下面这首词,也是自称在国家档案馆工作的高文明发布在网上的。我们不去探讨这首词作的真伪,只想研究应该如何把这首词创作成毛体书法作品。下面展示的是我的创作作品。我的就是我的:“李氏”毛体,唯我不群!
《念奴娇·长征》
[作者】毛泽东(?)
(1970年1月)
万里气势,不逶迤,烽烟五津动摇。
雪山绝境,荒草地,四散溃逃几国焘。
娄山关后,不为人知,阴谋出年少。
回首如今多劳?看我宝刀,永无宁日好。
早年空空多浪费,而今点石金。
老骥伏枥,变本加厉,做事要彻底。
江山已定,谁人敢论功高?

李奕明毛体书《念奴娇·长征》
稍懂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书法有临摹和创作之分。衡量这两类书法作品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临摹作品讲究入帖,是以像与不像为标准;而创作作品,讲究出帖,是以能否在师承的基础上创新为标准。临摹是书法的入门和基础,最终是为了出帖,走向创作。不能创作,何谈书法家。毛体书法同样如此。可我们一些热心毛体书法研习实践的人,并不一定都懂得这个道理。网上也经常看到一些不懂毛体书法的“喷子”,以自己仅仅看到过的几幅毛主席书法作品的印象为标准,就评论这个“不像”,那个“差远了”,搅得一些没有定力的人心烦意乱。不懂的人评论不懂的人,容易产生误导。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毛体书法创作的正确导向和基本标准。
毛主席曾经和别人谈论书法的时候说过:“我写我的体”,一语道破书法创作的真谛。我以为,毛体书法走向创作,就是要创作有自己风格的毛体书法作品。每个人对毛体书法都有自己领悟的视角和审美标准,写出来的作品应该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好事,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推动毛体书法事业的发展。我觉得,这里需要把握3条:
一是师出毛门守住本。书法讲究师承关系,写出的作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出自何处。既然我们学的是毛体,那就要继承毛主席书法的风骨和神韵,万变不离其本。
二是注重创新有个性。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一讲毛体,就拿毛主席书法作品来衡量像与不像。“像”与“不像”,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能实现。一味地追求“像”,那是在复制别人,没有自己,这种努力没有任何意义。学习毛体的人,应该把毛主席书法的风骨和神韵,融化到自己的血脉之中,让其在书法创作之中自然流泻,同时取百家之长,融进自己的学识、性格、气质,努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毛体书法作品。
三是审美取向不怪异。要有群众观念,与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保持一致。历史上,凡是绝大部分人不买账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去的。提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但不赞成追求怪异,坚决反对把丑书引进毛体书法!
我的这幅作品,是否达到我说的3条,欢迎各位评论!

李奕明毛体书《念奴娇·长征》(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