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翔】贾政由学政到粮道是升官吗?
读完《红楼梦》第一百回“破好事香菱结深恨,悲远嫁宝玉感离情”,实在不知道写点儿什么,没有意见让人略感开心的事,满眼都是悲剧,姑且记一流水账。

贾政是贾府中唯一能够撑得起门面的人,贾政、贾珍、贾琏以及贾蓉等都是自私自利、为非作歹之人,天天惹祸还不够,怎能指望他们为贾府做些有用的事呢!
当元妃去世后,贾府在朝廷中失去了大靠山,贾政被朝廷晋升为江西粮道,此“江西”是否是彼“江西”暂且不清楚,但离海疆倒是不远,否则镇海总制不会给贾政去信求亲。所以这江西粮道,虽然是升官了,但倒有些“发配”到准边疆的意思。贾政离开京都,没有为贾府主持大局的人,纵使贾母再厉害,她也只是主持二门内的大局,外面的事情只能靠贾赦一干败家子了,相当于抽走了贾府的顶梁柱了。——这是第一悲。
贾政接受镇海总制周琼的求亲,给家里去信要接贾探春到任上,以备完婚。贾母是什么反应呢?
贾母说道:“既是同乡的人,很好。只是听见说那孩子到过我们家里,怎么你老爷没有提起?”
贾母道:“你们愿意更好,但是三丫头这一去了,不知三年两年,那边可能回家。若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他一面了!”说着,掉下泪来。
贾母道:“有他老子作主,你就料理妥当,拣个长行的日子送去,也就定了一件事。”
——《红楼梦》第一百回
探春是贾母非常欣赏、疼爱的孙女,当要远嫁时,贾母除了象征性地问问男方的情况,发自内心的悲伤一阵子,别的也没有办法。可能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贾母对待探春的婚事,和对待迎春的婚事,在态度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由她们的“老子”作主。试想,如果探春的夫婿也像孙绍祖那样呢?岂不是太过悲哀了。在那个年代的婚事上,女儿做不了主,母亲、祖母也做不了主。——这是第二悲。
探春是嫁得了个好夫婿,但山高路远,想见一面是何其的艰难啊!——这是第三悲。
探春的离开,其实不亚于贾政的离开,在她们这一辈的人中,也就她是个能干大事的人,较之凤姐、宝钗都要更胜一筹。宝玉伤感于探春远嫁,是因为他就是这性情,看不得众姊妹离他而去,是矫情。而薛宝钗舍不得探春离去,是真正为贾府的将来担忧。
宝钗听的明白,也不敢则声,只是心里叫苦:“我们家的姑娘们就算他是个尖儿,如今又要远嫁,眼看着这里的人一天少似一天了。”
——《红楼梦》第一百回
贾府的人气越来越不旺,而且是最有生气的人即将离开,贾府哪儿能有什么未来!——这是第四悲。
由探春的远嫁,贾母、王夫人就想到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贾迎春。迎春是贾府最为苦命的女儿,她成为贾府中最先受到冲击、最先遭殃的人(抛开元春不讲)。她的遭遇是贾府命运的真实写照。如果贾府还是从前那个功勋卓著、天子器重的贾府,区区一个孙绍祖怎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作践迎春?如果贾府还是从前那个门生遍布的贾府,不等贾家的人出面,早就有人收拾孙绍祖了。我们感叹迎春悲惨的命运,她只是贾府遭遇的一个缩影罢了。——这是第五悲。
由宝钗牵出夏金桂,牵出最苦命的香菱,没有最悲苦,只有更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