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字五行属什么,熊姓有诗意的?
2017年新建的“福岗新区中心”
在长岗镇熊氏祠村的“福岗新区中心”长灵路散步,正是满月时分,天上的明月像水晶一样,梦幻般投影在波澜起伏的大洪山群峰之上,每一个山坡都残存着积雪,远近都是一片银白。
152年一遇的天文大片“月全食 蓝月亮 超级月亮”也在当天上演,我和先生选择在这个地方欣赏身着红装的月亮,心情格外不一样,一是感动,二是欣喜不已。虽然每天都散步在这里,但今天不一样,整个村庄和天空都充满了神秘色彩。景色可以愉悦心情,心情也改变景色。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如果对生活没有感觉,对大自然没有感通,对艺术没有感动,文字就会呆板,也就无法跨越时空。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女人,无论时光怎么老去,浪漫的情怀永远都不会改变。一方面是情怀,一方面是生活,我的文字其实就是我的生活。
沿着漂流河道而下的河水,在月光下流成一匹白布,流成一颗透明如水晶的心灵。不得不慨叹,大洪山的水,真是壮观无比,熊氏祠村则是风月无边!胸有诗情,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小小的青草都能令我生起无比的情怀,何况是百年难遇又美又诗情画意的红月亮的到来,简直另整个熊氏祠村气象万千,时空俱永了!红月亮下的慈忍祖师,无遗地表露佛陀的智慧与菩萨的慈悲,你见到他,便会动容敛目,心眼俱开,受到真、善的启发,美、圣的感动,生活中的一切也就在这一瞬洞然明白了。我常常这样归结自己,除了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我什么都没有。
通体金黄的“金钻酒店”对着明月、流水、慈忍公园、山峰、佛光大道,闪烁的金光照亮了半边天,一片美丽的金色,一片美丽的银色,相互交映,不知是人间仙境,还是天堂妙境。“金钻酒店”临佛光大道,2017年竣工并正式营业。每天晚上散步到这里,我都瞅瞅装修得富丽堂皇的酒店,我家先生多少次跟我开玩笑:“咱们进去开个房享受一下星级待遇!”穷酸且小气的我,半年来终究没有踏进金钻酒店半步。也许哪天有亲朋好友的大喜日子在这儿聚餐,我一定不错过机会,从一楼参观到六楼,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2017年竣工并正式营业的“金钻酒店”,临佛光大道。
几年前,这里是熊氏祠村民的主要居住地点,散落的民居,散落的田野,散落的树木,散落的小塘,细细的小河,细细的羊肠小道。长岗镇属于全国的特色小镇之一,建设的步伐的确很快,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很多在外务工的人员返回家乡时找不到回家的路。慈忍公园的落成,成为镇区一个繁华的观光景点,围绕着“佛学院”基地,四通八达的沥青路罗汉大道等纷纷完工,灯光、绿植、人行道,在2017年全部像优秀作品一样,闪亮登场。
“福岗新区中心”的建筑,由几栋大楼连接而成,临长灵路门面属于整体规划,后面的停车场也属于整体规划。整个新区的建造、设计,处处充满了“明清”时代的风格与色彩。
“福岗新区中心”和“漂流接待中心”背后的涢水河段,自长岗镇区菜园子处以上河段,在2017年也进行了大幅度的包装、改造。河床全部做了清理,河道两边用规则不一的石块斜坡垒起,斜坡处每隔五十米左右都有拾阶而上的台阶方便住户在河里用水,河两岸新置了大理石栏杆,水泥板人行道,两车道宽的沥青路,路边的花坛新栽了各类花卉树木。
“鄂旅投公司接待中心”、“金钻酒店”、“福岗新区中心”、“漂流接待中心”、“佛学院”基地紧紧围绕着慈忍公园,像一个大型的乐园,像一个超越时空的圣地,充满了诗情,充满了艺术,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回忆。
这些建筑群体和公园,都属于熊氏祠村。
“漂流接待中心”对面、“慈忍公园”北边的“罗汉大道”2017年竣工。
夜幕下的“罗汉大道”
熊氏祠村是块风水宝地。从上古的炎帝神农,到战国时期的曾侯乙;从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的绿林军,到元末的明玉珍、明朝的朱厚熜,以及抗战时期的苏少甫,这些风云人物,无不是大洪山这块宝地所孕育。而大洪山真正的龙脉,被喻子由时代一个姓李的阴阳先生所发现。
喻子由为清朝康熙年间人士。传说他真姓“俞”,碑文上的“喻”字,是后来喻姓人家在“俞”字旁加了一个“口”,改为“喻”姓,葬在长岗镇的喻家湾村。他的祖先是讨米来到大洪山的,后来在长岗镇黄木淌村落户,发达后在熊氏祠村买地建屋。因为熊氏祠这块地为风水宝地,所以喻子由有得天下、当皇帝的本领。他在鼎盛时期被列为京山、钟祥、随县这三大区域的特大富户,被大洪山人戏称为“喻半边天”。在汉口,喻子由有三百六十间门面,从大洪山到汉口一路,只有一条田埂是别人的。喻子由到汉口走这块田埂,都是用铜钱铺路,从铜钱上走过去,田埂主人也因为捡钱而发了大财。
喻子由一生任侠好义,在大洪山一带,老叔老伯们无不知晓,且代代相传。
姓李的阴阳先生原来是个放牛娃出身。小时候放牛,不经意间把一个赶牛用的荆条棍插在了地上,第二天他再去赶牛时,那荆条棍已经生根发芽。李先生之前听说过这里是块风水宝地,长大后四处拜师学艺,真正弄清了大洪山这块龙脉的走向。而真正蹲得住大洪山龙脉的人,是仁义道德、深得民心的喻子由。喻子由被害破败后,熊姓人家迁到这里,建了祠堂,从此,这块宝地正式封名为“熊氏祠”。
也许正是有了“熊氏祠”这块风水宝地,有了“大洪山”这个龙脉,在大洪山的文化中,佛教禅宗才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洪山的“佛”“福”,长岗小镇的“佛”“福”,皆因熊氏祠而有,熊氏祠这块宝地的民居命名为“福岗新区中心”,应该是“名副其实”吧!这都是我个人的想象,至于为什么叫“福岗新区中心”,至于这么多建筑都建在熊氏祠村,其实我不知道个中缘由。
文章前面提到的抗战时期的苏少甫,又名苏庆阳,长岗井湾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熊氏祠设抗敌委员会,将苏少甫的部队改编为第五战区鄂豫边区抗日游击总指挥部下辖的大洪山抗日游击队,成为大洪山周围的一支抗日武装。1940年,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进入大洪山,纵队司令李先念将其部队改编为“鄂豫挺进纵队大洪山游击支队”,苏少甫任支队长,在大洪山一带与国民党军队周旋。直到1947年,大洪山解放,身为京山县县长的苏少甫,再次来熊氏祠帮助大洪山肃清地主恶霸,为长岗百姓的安居乐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么多风云人物的故事,都与熊氏祠相关,每次在河边、长灵路、佛光大道、罗汉大道散步,我总会花一些心思去关注身边的建筑、身边的植物、山水的变化,熊氏祠村过去是一块宝地,今天和未来仍然是一块宝地。在特色小镇长岗镇,“福岗新区中心”之“福”是永恒的,是永存的,不会随时节变化,一千年前和一千年后,巍巍大洪山、苍苍树木、潺潺流水,总是以真挚的面貌与我们相映成福!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大洪山风景区文化宣传局、部分图片来自小编夜晚散步拍摄
作者简介:詹桂华,笔名桂子,随州市长岗镇人,“大洪山文艺”小编,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70后,一位享受小镇烟火人生的文学女子,偶有文字见诸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