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的意思,敏字含义?
给孩子取名,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而很多人都会一些好寓意的字来取名,还有的人会用一些常见的字来取,比如敏字、晓字等等。那么,敏字有什么寓意?有什么说法?
读音:mǐn
部首:攵
笔画:11
五行属性:水
释义:用做人名的时候指聪敏、敏锐的意思。
名字中的敏有什么特殊含义?
古语"敏" 通“谋”,《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郑注:“敏,或为谋。”
敏、谋同义,即 其明证就是聪明的意思。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这个字多好啊。。。。当然名字常用上了。
√“敏而好学”的“敏”到底是什么意思?
《论语》里的这句“敏而好学”一般的解释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习,这里把“敏”解释为聪明。这是从人文的角度对“敏”字的解释,流传了三千年,激发了代代学子的上进心。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这个“敏”字,其含义更加丰富、更加具体。“敏”的甲骨文字形是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就是用簪子横向插进盘好的头发,起到固定头发的作用,这个动作和簪子都是“敏”。在《易经》阴阳五行理论中,约束、横向的五行属性为“金”,金曰从革,具有收敛、约束的含义,引申为秩序、规范、责任,所以,这个“敏”字就代表了遵守社会规范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古代的孩子长大成人时,要行冠笈之礼,这里的冠和笈就是束发插簪加冠,是成人礼中最重要的礼仪程序,也表示男孩女孩成人后,要开始履行社会责任,遵守社会秩序。古代先人用这个每天醒来就要进行的束头和插簪的“敏”动作,时刻提醒这些已经成人的孩子要重视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这也是《易经》智慧在古人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易经》为群经之首,凝聚了古圣先贤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的集体智慧,传承几千年而不衰,深深扎根在了我们的文化血脉中。现在很多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把《易经》一棍子打成封建迷信,他们不仅抛弃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本身这种无知的态度就是一种真正的“迷信”,是对自我肤浅认知的“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