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字有何寓意,岐和歧用法区别?
岐和歧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在古代的时候也是通用的。但是现在要遵从现代汉语规范,要区别开来了。
“岐”字以名称为主,比如岐山,在山西省。封神演义里有一个凤鸣岐山的典故,是讲述周文王的德政的。
“歧”字从足,可以组词为,分歧,歧路,就是分岔的意思。
歧字是什么意思、放到名字里好吗?
qi歧,寓意岔路,和别人走不同的路,错路,误入歧途~
√由“岐黄”说“岐”“歧”二字用词
正 岐黄 岐伯和黄帝。《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歧伯问答的形式写成。被称为医家之祖,并称“歧黄”。借指中医医生或医书。“岐”字成语有:凤鸣岐山、膏唇岐舌、哭岐泣练、旁岐曲径、麦秀两岐、木精岐黄、岐出岐入、岐阳之搜、岐阳之菟、术绍岐黄、杨朱泣岐。
误 歧黄•杞黄 歧:本义是岔路,引申为不同,如:分歧、歧义、歧途。杞:音qǐ,古杞国(“杞人忧天”典故发生地)、枸杞子的“杞”。
还有,陕西省宝鸡市辖县“岐山(今甘肃省的礼县东,今存有三国时军事城堡祁山堡)”不作“歧山”“祁山”。
误例:①误例“杞黄”“歧黄”:1)误为“杞黄”: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6场,现场选手听写错为“杞黄”。成人听写组正确率为39%,有人写成“杞黄”。2)误例“歧黄”:(1)《咬文嚼字》(2010年第12期)载文《上书房里白字多》称:“电视剧《上书房》……文字差错多得出奇……如问:“朱师傅,你懂歧黄之术吗?”(2)《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2016年7月15日):张紫涵 焦怡格在合唱豫剧《新白蛇传》时,戏词有:“本草经歧黄术我略知来由。”
②误例“歧山”“祁山”:1) “歧山”:政协(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凤翔文史资料》(21辑,2006年10月版),收入李世英 张永鼎《炎帝的原生地到底在哪里》一文,载曰:“商代武乙元年(公元前11世纪)古公古公嬗父自豳(同‘邠’,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迁歧(指今岐山),号周太王。”2) “祁山”:(1)河南卫视“梨园春•名师高徒(第5场)”(2015年5月10日),许昌市越调剧团朱淼慧演唱《尽瘁祁山》。其老师申小梅介绍演员排练情况时,也称《尽瘁祁山》。这里的“祁山”,应是今陕西省的岐山。因为诸葛亮卒于五丈原,五丈原就在今岐山。顺便提及一下,有人称诸葛亮是“六出岐山”,这种说法不对,应是“六出祁山”。祁山当时是蜀地,在今甘肃省南部的礼县东。不过,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攻魏总共有5次,出祁山仅两次。
③“祁山”误为“岐山”:张应族在《咬文嚼字》(2014年第11期)载文《“祁山”非“岐山”》,写道:“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五胡’时,将少数民族聚居地‘祁山’,说成了‘岐山’。”
④误例“岐途”:1)《大家》杂志(1994年第2期)载文《先峰的岐途》。2)王炼锋:《法制日报》(1995年11月25日,第3版)载文《虎鲸》,写道:“交代着自己误入岐途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