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求“驷”字的解释?
驷sì (1)ㄙˋ (2)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介(由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马高车。一言既出,~马难追(喻话说出后无法再收回,说话要算数)。 (3)古星名(亦作“天驷”、“天龙”)。 (4)古同“四”。 (5)郑码:XLK,U:9A77,GBK:E6E1 (6)笔画数:8,部首:马,笔顺编号:55125351
驷是什么牛?
这个字的意思是套着4匹马的车,跟牛没关系
√品读《论语》精华分享之六:驷不及舌

驷马之车,由四匹精挑细选,自万马群中脱颖而出的名贵宝马,拉着一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马车,奔驰如飞,隐隐有腾云驾雾之感。驷马一车这个配置在古代本就是身份极其尊贵的象征,一般级别的人物是没有资格乘坐的。这种马车在汽车被发明之前,是人类交通工具的速度天花板了,一旦马队群体奔腾起来会产生巨大的惯性动力势能,势不可当,越跑越快,冲击力越来越大。
马匹里面也存在着类似羊群效应的马群效应,从众心理使得马匹各尽其力,一匹马跑得快其他三匹马自然会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哪怕已经很累也不会停止下来,其实就算某一匹想停也停不住的,所以驷马拉车远比单马赶路的持久性更强,马力更大。
因此驷马在古人眼中就成了速度与激情的象征,而驷不及舌正是借用了驷马来形容话不可以乱讲,只要说出了口就算是驾驭驷马奋蹄直追也无法收回这些语言。如果是伤害人的话就会留下永久伤痕,如果是承诺的话就必须做出行动来践诺。

驷不及舌主要概括在这么三点道理:1,言行必果,说得多背负的结果就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就像倾覆的水,砸地上一个坑,而覆水难收,说话务必留余地,是规劝人要懂得讲话的艺术和做人的道理。2,言多必失,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人群中最沉默的那个人往往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人贵言迟,水深流缓,口若悬河者通常少有心机,话虽多但破绽百出,所以沉默是金。3,诺不轻许,故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不伤己,此人生大智慧。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古之义士常重诺轻生,纵使舍生忘死也会完成自己的承诺。遵守诚信和诺言的人值得尊重和信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正是完美的诠释了话不可以轻易说,只要说了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如此也能够获得很好的声誉。

季布乃秦朝末年楚人,勇武耿直,喜好行侠仗义,乐于助人,只要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的难度,无论付出多少的代价,他都会完成诺言,雷打不动,如同月亮落山一般准确,如同太阳升起一般坚决。长此以往,他在楚地的名声非常好,广受赞扬,有谚语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见其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分量,也正是因为有如此的好口碑,使他免除了一场杀身之祸。
季布初随项羽打天下,战功赫赫,战场上曾给刘邦造成很多重大损失。在项羽垓下兵败自刎乌江,刘邦坐稳江山后,仍记恨季布,于是布告四方通缉抓捕他,欲除之后快。而天下敬仰季布为人者众多,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品行美名远扬,所以很多人想办法为季布开脱,设法把一诺千金的故事传到刘邦那里,刘邦又深爱其才能,不仅赦免了他的过去,还封官加爵,重用了季布。
驷不及舌摘自孔子学生子贡的一段精彩发言,这段充满智慧的言谈也被收录进了论语。其完整句子为: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结合全句看,驷不及舌在这里面的意思是,话一旦说出口,就算用四匹马拉着车也追不回来,马车虽然快,但是追不上文化和语言的传播速度,影响已经造成,印象已经产生,再也无法收回了。

在这里子贡继承并重申了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点和思想,君子要内有气质温文尔雅,外在行为举止端正,表里如一,身随意动,可内外兼修相辅相成,实现完整的美。不可只重视内在本质的精神修为,而放纵了外在的言谈举止,更不可只注重外在表现而忽略内在的修心养性。
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正是其内心素质的具现化,内在美是外在美的基础,若内心狂悖,表必然凶恶,若胸怀丘壑,表必然优雅。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外俱美不可重视其一而荒废其一,以期达到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珠联璧合,使内在修养成为外在表现的土壤源泉,外在表现成为内在修养的窗口舞台,二者均衡发展,做风度翩翩,文质俱佳之人。
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君子温如玉,陌上徐徐行,无须驷马大乘,不必锦衣玉绸,谈笑风生有雅量,举手投足神采现,真真世无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