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的意思,岳是什么意思?
岳(拼音:yuè)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解字》小篆,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岳本义指高大的山,后来成为“五岳”的专称。又指对妻子父母的称呼。岳也是姓氏用字。
岳怎么念?
yuè第四声,
岳,普通话读音为yuè,最早见于甲骨文时代。“岳”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東,岱;南,靃;西,華;北,恆;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獄聲。岳,古文象高形。五角切”。“岳”的基本含义为高大的山,如西岳华山;引申含义为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如岳丈。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岳”的用法一般是指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如岳翁(岳父)。
√五岳从何得来?为何没有黄山?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之名,闻名海内外,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五岳”之中,却没有它。

黄山为何没能位列“五岳”?刀掌门今天来给你说说。

其实要说中国的名山不仅仅有名列“五岳”的泰山、华山、嵩山、恒山和衡山,还有四川峨眉山和青城山,浙江的普陀山和雁荡山,福建武夷山,湖北武当山,华北太行山等等。不少朋友都认为黄山能和“五岳”比肩,却对它没能位列“五岳”之列感到不解。其实,要解释这个事情还要从“五岳”的起源说起。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不少皇帝在登基之后都要去名山封禅,去的最多的是泰山。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五岳”五大名山并非是最雄伟、山路最崎岖的山脉,但它们却都是在平原或者盆地之上,从交通方面来看,就非常方便皇帝登顶祭天。

真正确立“五岳”这个名词早在汉宜帝时期,只不过当时的“五岳”并不是今天所提到的泰山、华山、嵩山、恒山和衡山。在最早的“五岳”之中是有所变化的,南岳是天柱山,北岳是大茂山。

直到隋朝时期,南岳改为衡山,明代又把北岳改成了恒山。至此,“五岳”之名延续至今。至于黄山没能成为“五岳”之一,一是因为整体开发较晚,二是山势太过险峻并不受皇帝青睐。

不过,在黄山的山脚下还是出了很多历史名人。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开始,黄山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提到从黄山走出来的历史名人,更是如雷贯耳:方腊、朱熹、詹天佑、赛金花、陶行知、胡适......

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更多冷门知识,欢迎关注“在下刀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