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字五行属什么,茂字连笔字怎么写好看?
连笔字本没有固定的书写模式,可以参考以下写法:
1、
2、
3、茂字的书写笔顺:
禹茂的意义?
禹字,五行属性为土,本义为姓;寓意为才华横溢;用作人名则有才能、富有智慧之义。
茂字的起名意思 :本义为草木繁盛,繁盛、茂盛。也指美、有才德,如茂士,茂才。
√这技法,连王羲之都要喝了酒才敢写!一笔书草书笔法,写行书字形
这是《〈兰亭序〉逐字精讲》系列文章的第21篇。
今天来讲《兰亭序》中第4行中的第4-7个字——茂林修竹。
一、“茂”字精讲
“茂”字要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笔书”笔法
“茂”字是一笔写下来的,实际上属于“一笔书”,以草书笔法,写行书字形。
“茂”字由“草字头”和“戊”字组成,王羲之从“草字头”中的呼应点开始起笔,到“戊”字中的一点结束,一笔而下,期间运用牵丝引带,使各个笔画连绵不绝,并随时加以运转自如的折笔、翻笔动作,从而令整个字气脉贯通,达到了“神完意足、八面出锋”的境界和效果。

“茂”字
从“一笔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实际上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是毫不迟滞、自然行笔的。但是,这样的自然运笔是长期锤炼、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尤其是在结字方面,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
(二)结字规律
1.“草字头”左低右高,向右上方拓展空间,这实际上是为了与“戊”字中向右下方伸展的斜钩相呼应,从而使整个“茂”字呈现出抑左扬右的态势。
2.“戊”字中斜钩的起笔处,对应着“草字头”中横画的中点,并向左上方延伸,与“草字头”中的左点遥相呼应。
3.“戊”字中上半部分的宽度(从“戊”字中第一撇的起笔处,到横画的末端),与“草字头”中横画的长度相等。这样,“戊”字就稳稳地托起来“草字头”,并与它紧密相连。

“茂”字注意事项1
4.“戊”字中横与斜钩的交叉点,位于横画的右端1/3处,斜钩上半部分(以柳叶撇为分割点)的上端1/3处。
而且,“戊”字中的横与斜钩的上半部分,长度大体相等。
5.“戊”字中斜钩与柳叶撇的交叉点,位于斜钩的中点,柳叶撇的下端1/3处。由此,我们可以掌握斜钩的长度。
6.“戊”字中斜钩的出钩方向,正对着“戊”字横画的右端,这是因为王羲之要在挑钩之后,紧接着从这个位置起笔写柳叶撇。

“茂”字注意事项2
二、“林”字精讲
“林”字的字形比较简单,由两个“木”字组成,要重点注意这两个“木”字之间的关系。
1.两横是平行、错落、左高右低的关系。
2.两竖是等长、平行、左低右高、错落有致的关系。
3.左边“木”字的撇、捺点被合写成撇挑连笔,这个撇挑连笔的下端(撇、挑相接的地方),与右边“木”字撇、捺的末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林"字注意事项
这样,两个“木”字之间,就形成了同中有异、参差错落的关系,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融洽、舒服。
三、“修”字精讲
这里的“修”字已经是第二次在《兰亭序》正文中出现了,在前面的文章中对“修”字有较为详细的讲解,这里仅简单回顾一下,并重点讲一下这个“修”字的特殊之处。
(一)“单人旁”与竖
“单人旁”中的竖与它旁边的一竖,长度相等。旁边的竖,紧紧抵住“单人旁”撇画起笔处下方起笔。二者形成一个平行、错落的关系。
(二)“均衡”的特点
这个“修”字,与上一个“修”字相比,更多地体现出“均衡”的特点。
1.这个“修”字右半部分中的所有交叉点,都是位于有关笔画的1/2处。
(1)撇横连笔与“有”字撇画的交叉点,是撇横连笔的1/2处;
(2)“有”字中撇、横的交叉点,是横画的大约1/2处;
(3)“有”字撇与“月”的竖画的交叉点,是撇画的1/2处。
2.这个“修”字在左右两部分的对应上,也体现出“均衡”的特点。
最明显的就是右半部分“有”字中的横、撇与左半部分竖画的交叉之处。从竖画顶端到竖与“有”的横的交叉点,从竖与“有”的撇的交叉点到竖画末端,这两个线段的距离,大体相等。

“修”字注意事项
四、“竹”字精讲
“竹”字的字形比较简单,由两个“个”字组成。
王羲之在处理这个字时,更多地采用了“和而不同”的处理办法,从而避免了字的单调。
1.整体来说,王羲之营造了一种“抑左扬右、左缩右伸、错落有致”的美学效果。
2.配合上面这一总的思路,王羲之对“竹”字的写法进行了创新:
(1)右边“个”字的撇,位于左边“个”的短横之上;
(2)右边“个”字撇、横与竖之间增加留白,使上下两部分以牵丝相连。
(3)另外,这个字共有3组相同的笔画,每组中两个相同的笔画,都采用了不同的写法。这一点很直观,大家自己看“竹”字就可以了,不再赘述。

“竹”字注意事项
五、章法精讲
“茂林修竹”四字承接上面的“领”字而来,从“领”到“竹”,这五个字的轴线不断变化,从“领”字的轴线大体垂直,到“茂”字的轴线向左倾斜,到“林”字的轴线大体垂直,到“修”字的轴线向右倾斜,再到“竹”字的轴线大体垂直,仿佛形成了一条曲折蜿蜒的林间小路,曲尽其妙。

领茂林修竹的章法关系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和公众号“长短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兰亭序》逐字精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