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俩字,於和于是不是同一个姓?
不是
於姓和于姓是两个不同的姓。“于”和“於”古代不同音,现代同音。现代的白话文,介词“於”并入“于”,但是,“于”和“於”既不属于简繁字关系(《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也不属于异体字关系。“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于姓与什么姓联系?
龍再天
关于于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竿勾钩鱼鱼通益,高瞻远瞩顾大局
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西万镇邘邰村,后来,邘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据《路史》所载,东海(大致相当今山东东南及江苏苏北以东地带)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拔珪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复姓),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姓。
为唐淳于氏避讳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
√白眉大侠:武圣人于和并非邪恶之人,因何惨遭身死?

白眉大侠这部电视剧播放于二十年前。那时,武侠剧在国内刚刚兴起,因此风靡全国,一时间火的不得了,该剧是由单田芳先生的评书改编而来。其前半部分的情节基本符合原著,后半部分却进行了改编。尤其是以徐良为首的开封府群雄在东海小篷莱与武圣人于和兵戎相见的那段与原著相差较大。武圣人于和是武林中的圣人,并非邪恶之人,最终却兵败身死,着实令人惋惜。笔者认为,于和做了以下几件不该做的事情,为他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袒护徒弟,包庇手下
于和的大弟子金灯剑客夏遂良是开封府的死敌,也是位十恶不赦之人。他曾经暗伤上三门的总门掌白云剑客夏侯仁,又在三仙岛摆下七仙阵残害武林同道。后来,被徐良等武林同仁合力擒拿,并打囚车装木笼送往开封府进行审判。不曾想半路杀出个阴光大法师将其救了出来。后来,夏遂良回到了篷莱岛,见到师父于和却隐瞒事情的真象,颠倒黑白。于和毕竟是武圣人,仅一面之辞并不全信。于是,他命人去请上三门的总门掌夏侯仁前来对质。夏侯仁接到消息后马上收拾东西准备前去,不曾想这件事被他的师弟白老白衣子知道了。白衣子性情古怪,脾气火爆,他担心师兄去了小篷莱会有危险。于是就陪同夏侯仁一同前往,没料到他这一来却把事情给闹大了。
夏遂良在于和面前混淆事非,把所有过错都推到了上三门的身上。白衣子一听顿时就火冒三丈,立刻拔剑便向夏遂良打去。他们俩人本来就是死敌,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此时夏遂良又污蔑同门,那白衣子哪能忍受得住。如此一来,武圣人于和就生气了,他是堂堂武圣人,白衣子竟敢当着他的面武枪弄棒,实在是胆大包天,这还了得!于是,于和也不问事情的真象了,直接将夏侯仁和白衣子二人给看押了起来。
对抗朝廷,目无王法
夏侯仁和白衣子都是上三门的领导人物,他们俩人一但被抓势必引起武林轰动。徐良和白云瑞即是朝廷的命官也是上三门的弟子。他们深知——于和集团在武林中十分强大,能别惹最好别惹!然而,此时,总门长被扣押,朝廷的重犯夏遂良等人还在小篷莱逍遥法外,难道就这样不闻不问吗?当然不能!无奈中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小篷莱登门要人。于和对徐良白云瑞等人也早有耳闻,他俩是武林中的后起之秀,功夫高深。而且他们还是朝廷的命官,也是上三门的高徒,其背景和实力非同一般。然而,想要让于和顺利的放人却也不能,因为他是武林中的圣人,仅凭几句话就把自己的徒弟及所扣之人轻轻松松的带走,那他这个武圣人岂不是颜面尽失!今后如何在武林中立足?思来想去,于和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 他命徒弟夏遂良摆下了一座“八卦四象金灯阵”,阵中有座台,名为“五行昆仑绝命台”,把白云剑客夏侯仁用一根铁链拴在台上。要徐良等人自行救人,只要他们能把夏侯仁平安救出,于和就把夏遂良等重犯双手奉上。这个办法表面上看很不错,维护了圣人的尊严,但后果却十分严重。因为一但前去破阵,必然刀兵相见,如此必有伤亡,有伤亡就有仇恨。。。。。。
死要面子,逆势而为
徐良等人很无奈,即然对方划出了道了,只能接着吧。于是邀请武林高人,三打四象金灯阵。这四象金灯阵的确非同一般,其间机关陷阱层出不穷,还埋有炸药,结果上三门的众弟子牺牲了大半。这一下子就惹了众怒了,如此深仇大恨你武圣人于和罪责难逃。必须做个了断。
时任八十一门的总门长普渡此时也坐不住了,他是武圣人于和的师兄。他亲自下了峨眉山,出面调停。要求于和悬崖勒马,释放白云剑客,交出朝廷的重犯,并向死去的同仁陪理认错。此时的于和也知情况对自己不利,他的小小篷莱岛要和整个武林整个朝廷为敌,即便他有天大的能耐也难以取胜。但要让堂堂的圣人弃剑认输,陪理道歉,实在又拉不下面子。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一点也不假。俗话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柱香。于和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时候为了面子而牺牲一切,却也不值。
既然无法妥协,只能武力解决了。普渡等十多位高手将于和团团围住,于和再有能耐,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在这些人的面前他占不到便宜。结果,于和被打的仓皇逃窜,众人是穷追不舍。于和若真想逃走那也没人能拦得住。他是横推八百无敌手,轩辕重出武圣人,手握闭月羞光剑,横扫天下。但他堂堂的武圣人如今被人打的像丧家之犬,四处乱窜,即便活着,今后还有何面目去见天下苍生?于是,横剑自杀。。。。。
人的一生,长路漫漫,难免会做错一些情,或走一些弯路,即便是圣人也不例外,这都很正常。重要的是:错了后能够改过自新,积极向善。然后,重新开始,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没必要去学霸王项羽,来个乌江自刎,虽然壮烈却很凄惨。不过,这世上有硬汉就有顺民,是生是死全在个人选择,是对是错,委实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