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的意思,阜这字怎么念?什么意思?
阜fù基本字义1. 土山:高~。
如山如~。
2. 盛,多,大:物~民丰。
民殷财~。
详细字义〈名〉1.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
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
本义:土山)2. 同本义 [mound]阜,大陆也。
山无石者,象形。
——《说文》无石曰阜。
——《广雅·释丘》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诗·小雅·天保》诸象以鼻破阜。
——牛肃《纪闻》
3. 又如:阜陵(丘陵);阜陆(高地);阜丘(土山);阜垤(小土丘);土阜(土山)4. 泛指山 [mountain]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荀子·赋》
5. 又如:阜颠(山顶);阜积(堆积如山)〈形〉1. 丰富;富有 [rich;wealthy]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晋· 常璩《华阳国志》
2. 又如:阜财(财富殷盛);阜康(富庶安康);阜货(财货盛多)3. 高 [high]泛泛淇右,有堂孔阜。
—— 元· 虞集《赋卫节
“阜”字念什么?
意思:
阜,土山。偏旁作阝。区别字:埠bu。
(1)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2) 同本义 [mound]读音:fù
组词:阿阜:山峰,峰峦。安阜:安定富足。孳阜:繁衍。滋阜:犹繁盛。重阜:高而重叠的山冈。钟阜:指神话传说中地处极北、气候苦寒的钟山。物阜民丰:物产丰富,人民安乐。阜阳:位于安徽省的地级市。曲阜: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南部阜的成语:民康物阜: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民殷财阜: 殷:殷实,富足;阜:丰富。民众富足,物产丰饶。 物阜民安: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民安物阜: 阜:多。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民熙物阜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物阜民丰: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造句:1、在曲阜,你举起的儒家大纛,飘遍大江南北。2、位于山东曲阜市旧城中心,原为历代祭孔之地,今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3、介绍了山东省曲阜市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4、当今的社会由于政治安定,经济繁荣,风调雨顺,因此人们无不过着物阜民丰的生活。《康熙字典》解释:《戌集中》《阜字部》 阜
〔古文〕《唐韵》《集韵》房九切《韵会》扶缶切《正韵》房缶切,《尔雅·释地》大陆曰阜。《说文》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诗·小雅》如山如阜。
又大也。《书·周官》阜成兆民。《注》大成兆民之性命。
又《玉篇》肥也。《诗·秦风》驷驖孔阜。《疏》马甚肥大也。
又盛也。《诗·郑风》火烈具阜。《传》阜,盛也。
又多也。《诗·小雅》尔肴旣阜。《传》阜,犹多也。
又长也。《鲁语》助生阜也。
又山名。《左传·文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
又地名。《礼·明堂位》封周公于曲阜。
又《左传·文十五年》置诸堂阜。
又阜城,属渤海郡,阜陵,属九江郡。见《前汉·地理志》。
又阜螽,虫名。《诗·召南》趯趯阜螽。《传》阜螽,蠜也。
又《韵会》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
又叶敷救切,音覆。《梁鸿诗》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第·诗古音考》阜字,可上可去。
又叶房诡切。《刘邵·赵都赋》羣后纷其旣醉,远人仡以宴喜。悦皇风之舄奕,羡我邦之殷阜。
又叶符遇切,音附。《裴秀大蜡诗》告成伊何,年丰物阜。礼孝祀,介兹万祜。◎按唐韵正,四十四有之半,古与篠小巧皓四韵通为一韵。诗郑风,叔于田,乗乗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小雅,田车旣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又吉日维戊,旣伯旣祷,田车旣好,四牡孔阜,易林,倬然远咎,辟害高阜,田获三狐,巨贝为宝。桓驎七说,超绝壑,逾悬阜。驰猛禽,射劲鸟。王粲玛瑙勒赋,总众材而课美,信莫臧於玛瑙,被文采之华饰,杂朱绿於苍阜。左思魏都赋,矞云翔龙,泽马於阜,山图其石,川形其宝。韵会小补,於纸韵遇韵俱云叶音,非。 《说文》本作。《集韵》同峊。
√阜—《汉字的字元·天文地理》
fù 阜象形字。“阜”的本字是

,像古人在穴居山崖时,在山崖边挖出的一个个磴脚窝,以供人上下之用。

[ 说 文 解 字 ]
《說文解字·

部》

:
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
《爾雅·釋地》:
下溼曰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可種莊稼)者曰原。
《釋名·釋山》:
山,產也;產,生物也。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高厚也。大阜曰陵。陵,隆也,體高隆也。
段玉裁的注取自《尔雅》和《释名》。意思是说:“阜”的本意就是指 黄土高原那种有厚厚的土层,又没有石头的广阔高原。
[ 文 献 选 读 ]
《詩經·小雅·天保》: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山,主要是由石头构成的。阜,有厚厚的土层,而又没有石头。冈,是山之脊。陵,是更大的土山。
[ 成语典故 ]
物阜民安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西漢·楊雄《法言·孝至》:
君人者,務在殷民阜財,明道信義。
《後漢書·劉陶傳》:
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則百姓不勞而足。
东汉末年时的刘陶,劝阻汉桓帝改铸大钱。说百姓可以百年无钱,但不可一日无食,粮食才是国之根本。铸钱之事,只会让贪官污吏有机可乘,攫取国家财利。要想百姓丰衣足食,关键在于停止劳役、禁止掠夺。百姓不劳苦,自会丰足。做君王的一定要明此道理。
[ 以“阝”为偏旁的字 ]
以“阝”作为偏旁的字,
在左为“阜”,在右为“邑”。凡从“阜”取义的字,都与地势的高低有关。
从“阜”的会意字:
陆,高而平的地方。
陟,登高上山。
陷,由高处掉下去。
隙,墙壁的裂缝。
以“阜”作意符的形声字:
1.表示山体部位的名称:
阳,山的南坡、河的北岸,向阳的一面。
阴,山的北坡,河的南岸,背阴的一面。
隆,山隆起的最高处。
阿/陵,大土山。
附,小土山。
陶,两重的山丘。
陪,重叠的土堆。
陂[读如卑]/阪,山坡。
陀,倾斜不平的山岗。
隰,低湿的地方。
隅,山水转弯的边角处。
2.名词:
院,垣墙内的空地。
际,两堵墙的相接处。
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沟。
阡,田间南北向的小路。
陌[读如莫],田间东西向的小路。
防,堤坝。
阶,台阶。
陛/除,宫殿的台阶。
陔,台阶的层次。
隋,本意是祭祀剩余的残肉。
阱,捕捉野兽的陷阱。
隧,墓道。
隘,狭隘。
阵,战斗队形。
陝,地名。
陜,同狹、峽。
陇,地名。
阮,地名五阮关,今紫荆关。陲,边疆。
3.动词:
陈,排列。
隨,跟随。
隐,隐蔽。
阻,险要地带。
隔/限/障,阻隔。
4.表示下山或向下坠落的动词:降,下山。
陨,落下。
队/坠,由高处向下坠落。
5.表示山体特点的形容词:
险,山势险峻。
陡,山势陡峭。
陋,狹窄。
隘,狭隘。
以“阜”作声符的形声字:
埠,停船的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