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算命准的师傅 , 吉林市算命最好的地方
吉林市灵岩寺位于吉林市欢喜乡远大七社,是一座乾隆年间的寺庙,寺庙有七座殿,主持果成师傅。
拓展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的城区内原本有很多庙宇,这些庙宇并非是指北山上的寺庙群,而是指那些星罗棋布于街市,隐形于吉林人举手投足之间的寺庙。早年间吉林有句老话说:“山上寺庙香火盛,城里庵堂施主多。吉林寺庙知多少,拐弯抹角可看庙。”由此不难想象,当年吉林城内寺庙数量之多。
解放前,市区里规模较大的寺庙有数十座之多,比较有名的如大东门的天齐庙、牛马行的城隍庙、通天街的广济寺(永昌源注:今解放中路,广济寺是供奉济公的庙)等等。但是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需要,当年那些香火鼎盛的寺庙渐渐消逝,目前市区内只有观音古刹、文庙还在撑着历史文化名城的门面。在那些消失的寺庙中,有一座财神庙最为特殊。或许是因为这座寺庙中供奉的神祗本就主管着世间的财富,所以它向俗世的市民生活不断演进,竟然变成了吉林省最早的金融交易所。
吉林财神庙 《吉林旧影》
吉林市的财神庙位于今天北京路西段(原西关财神庙胡同)。庙宇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五年(1810年),道光、同治两次重修。清代萨英额所撰《吉林外纪》中记载:财神庙,在城西北隅。正殿三楹(永昌源注:楹本是屋前的柱子,后通用计算房间数量的单位),左右配庑各三楹,禅房三楹,牌楼一座,戏楼一座,大门三楹,东西角门二。由此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庙得规模是不小的。财神庙在后期不断修葺扩建,到清朝灭亡时,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清朝末年,财神庙因临近西大街永衡官银钱号,出于迷信等原因,陆续有人在此进行钱币兑换等零散交易。当时吉林通行的本国货币是源自清朝的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发行的官帖,因政治腐败,官帖一直过量发行。这便导致沙俄的卢布和日本的金票乘虚而入,充斥市场。1900年,沙俄兵不血刃入侵吉林,将机械局造币厂的白银洗劫一空,使得风雨飘摇中的吉林金融业危如累卵,一时间官帖贬值,羌帖泛滥。
当时号称吉林首富的巨商牛子厚也囤积了大量的俄币羌帖。谁料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沙俄卢布一夜之间成为废纸,结果把牛子厚这个在吉林金融业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一下子推到破产的边缘。所以吉林老典故中有“牛财主,挨了枪”( 羌、枪同音)的说法。而当时,挨“枪”的又何止牛子厚一人?吉林市的许多金融机构皆因此一难而灰飞烟灭。
民国初年吉林市地图,红字所标即财神庙位置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羌帖浩劫之后略恢复元气的吉林金融界人士,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本行业共有的交易平台。经过反复磋商,大家一致决定,共同集资改建财神庙,把财神庙建成钱商营业的市场——交易所。这种创意在当时是比较前卫的。于是,财神庙的正房被改造成楼房,正式摆脱了旧时寺庙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