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的名字男士用,有诗意的中文名字男生?
男生要有诗意的名字好多,比如浩然,晓晨,汪涵,星宇,余秋雨,李白,胡歌,夏雨,何冰,李咏,黄霑,汪一峰,白泉,任泉,咏椿,李一楠,子枫,刘星,林夕,晓白,齐白石,张大千,鹿晗,黄一山,林子泓,久石让,村上春树,林松涛,文涛,秀波,海波,金星,莫言,白景琦,玉龙,胡一飞,胡枫,白云飞,黎明
好听的诗意古代男生名字?
1、【辰彦】
给男孩起名为“辰彦”,读音有着平仄的变化,非常的好听。在这个名字中,“辰”指的是日月星辰,显得大气又唯美;“彦”指的是古代有才能学识的人,有古风的韵味,寓意也非常美好。
2、【思墨】
思字的意思是思考、考虑;墨来源于诗句“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是一种黑色的颜料,是一个很具有古风气息的字。该名尾音声调为去声,读起来大气响亮又好听,寓意着男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3、【喻之】
喻有知道、清楚、明白的意思;之字用于男孩起名时,多作为末字,给人文艺之感;喻之做男孩名字时,表示男孩拥有大智慧,清明的头脑,为人温和有礼。
4、【楚仁】
“楚”是我国古代一个诸侯国的名字,是战国七雄之一,用于男孩名字中不仅有古风的意蕴,还非常地霸气;“仁”字则意指男孩有仁德、仁义。所以,“楚仁”是一个有古风感又有涵养的男孩名字。
5、【奕宸】
奕字来源于诗句“奕奕天河光不断,有人正在长生殿”,是指光明、美好;宸字的意思是帝王的居所。该名的两个字都是比较古风的,作为男生名字,显得古风气息十足。这个名字声调为仄平,读起来有起伏且好听,寓意着男生开朗乐观、阳光积极且在事业上有成就。
6、【晏温】
出自:温庭筠《元日》: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晏温就是天气晴暖的意思,发音为yàn、wēn,作为人名时,古典又好听,指男孩温和敦厚,对人温暖,和颜悦色,与人友善。
7、【慕宇】
将“慕宇”用来给男孩起名,读音宛转悠扬,十分的动听。在这个名字中,“慕”是一个很有古风感的字眼,本义有羡慕、向往的意思;“宇”指的是天地宇宙。意指男孩有雄心壮志,志向远大。
8、【尧泽】
尧是指古代帝王;泽字来源于诗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是水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以此字作为男生名字,体现出浓浓的古风意境。且名字声调为阳平和阴平组成,读起来好听又清雅,寓意着男生爱好自然、喜欢无拘无束地生活且可以成为杰出的人。
9、【濂道】
出自姚勉《题廉泉》:廉泉水之清,濂溪道之师。濂本指水名,也有清廉、清楚的含义;道的本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道理以及法规;濂道一名,表明男孩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富有哲理,坚持自我。
10、【玉生】
“玉生”取自诗句“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用来给男孩起名很有诗意古风的韵味,同时还给人一种很有文化涵养的感觉。而且“玉生”这个名字很有韵律之美,读起来十分好听。
√有学问的外国人都怎么起中文名?
2021年12月26日,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与世长辞。
乍一听,可能很多人以为史景迁是一位中国人,其实这是一位西方人起的颇具东方意味的名字。
史景迁本名为“乔纳森·斯宾塞”。史,景,迁——史家景仰司马迁,景迁既是他本名“乔纳森”的音译,也描摹着这位中国历史研究者的追求与憧憬。多年前,老师房兆楹把这个名字送给了他。
许多研究中国历史的海外学者的中文名字都十分具有迷惑性,费正清、孔飞力、施坚雅、陈舜臣,乍一听都以为是中国人。
其实,给自己起一个地道的中文名字,可能是很多外国人的喜好。所以,有学问的外国人,是怎么给自己起中国名的呢?
远道而来,入乡随音也随俗
最先入华的外国人,虽然费了很大的精力漂洋过海踏上中国的土地,但到头来可能都没法掌握自己的起名权。
这一点,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就深有体会。公元717年,这位一心入唐求学的日本贵族历尽艰辛远渡重洋,踏入长安。在长安国子监太学读书期间,阿倍仲麻吕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汉名——仲满。后来,又得到第二个汉名——晁衡。传言,晁衡这个名字是唐玄宗李隆基钦赐的。
晁衡没有辜负这个东方名字,余生都在自己仰慕的唐朝为官,深得唐玄宗信任,更与王维、李白等人结下深厚友谊。多年后,晁衡东归,途遇暴风雨,长安的故友们以为他已经遇难,悲痛不已,李白还满怀悲痛地写下一首《哭晁衡卿》,用一句“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表达对他的思念和痛悼。
比起晁衡这个名字的诗意浪漫,后期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取名时便多了点儿别的考虑。
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南怀仁,原名FerdinandVerbiest,他的汉名同自己的本名关联并不紧密,反倒用一个“仁”字,把东方哲学深深嵌入了自己的名字。
后来,南怀仁成了康熙的老师。他研天文、观地理,著述无数。1674年,他打造出包括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在内的6件大型天文仪器,同时还转译绘制《坤舆全图》向清王朝介绍世界地理。
中外合璧,带着汉名访华夏
历史的车轮驶过,激起的烟云散去,败落的王朝湮没,新的篇章开启。
伴随现代化进程,东西方交流的大门逐渐开启。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国的厚重历史和深邃文化吸引,开启的东行旅途,也赋予他们的中文名不一样的特色。
“中西合璧”是这个阶段来华汉学家颇为青睐的起名法则。比如,先后7次来华考察、行遍大半个中国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正是受李鸿章的影响,将自己的姓氏音译成了“李”。正是这位“李”氏学者,通过对中国货物运输路线的考察,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
1937年,受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鲁桂珍博士的影响,在生物化学领域已小有成就的JosephNeedham毅然放弃自己的专业,转而钻研中国文化,一字一句地学起中文。经过半个世纪的耕耘,他著成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以确凿的证据向世界介绍厚重而源远流长的东方科技文明。
在JosephNeedham看来,中国古代科学的创造发明和道家的哲学思想、术士的修炼实践密切相关,这里面或许沉淀着东方科技最初的样态与内涵。因此,他尤其欣赏《老子》篇章中的自然科学思想,也因此得了中文名“李约瑟”,字“丹耀”,号曰“十道宿人”。
19世纪末期,有一位法国人两次来华。第一次来华,他驻留4年,译注《史记》,编纂出《中国两汉石刻》;第二次来华,历时近一年,他冒风沙、翻高山、越深岭,足迹遍布东北和华北地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1909年,他将历尽艰辛得来的资料整理成《华北考古记》,首次向西方学术界公布了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照片,将东方石窟艺术的惊人魅力展露给全世界。这些珍贵的照片,后来在龙门石窟饱经风化之时,成为学术研究、文物追索的重要依据。这位法国人叫爱德华·沙畹。

在汉语中,“畹”本意是小盆地形状的农田。伴沙行畹,如此看来,这个名字,倒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通联东西,把故事写进姓名
也有一些汉学家,除了遣词造句,还把别的元素藏进自己的汉名。
比如说,情谊。
美国历史学家、中国学家John King Fairbank,中文名“费正清”,这是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为他取的。“正清”,寓意正直清廉。赠名时,梁思成告诉友人:“使用这样一个汉名,你真可算是一个中国人了。”
有趣的是,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的中文名,也是梁思成取的。
这对夫妇不仅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结下深厚情谊,更在梁、林二人的影响下醉心于中国的建筑历史、拓片著书。他们让中国的建筑美学进入了全球视野。
为自己起一个意蕴丰富的中文名,似乎是每一位海外汉学家的“标配”。
来源:《党员文摘》2022年10月上
作者:念缓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